为何供热标准是18℃?能不能改到22℃?这些原因您都知道吗?

为什么供热标准是18℃?

1、与人体舒适性的需求相符

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,绝大多数健康人衣着适宜且处于安静状态时,室内温度在20℃会感到比较舒适,18℃时人体无明显冷感,15℃会产生明显的冷感。供热标准18℃是保障温度,大多数用户室温介于18℃至22℃之间,平均室温也在20℃左右,人体感觉总体舒适。

当室温超过22°C之后,室内空气会异常干燥,人体会感到非常不适。同时,温度过高也会提高家具、地板、石材等装饰材料里面有毒有害气体的挥发排放。相比较温度过低而言温度过高对身体的危害更大。

2、与基本供热保障的属性相符

18℃的供热标准,类似于基本养老保险,是为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供热需求而设立的。如果部分用户想要获得更好的更高的室内温度、更长的供热时间,目前只能加开空调或电热器进行补充。

这里提醒广大用户,千万不能为了提高自家温度,擅自改动室内采暖设施,私自安装放水阀或循环泵。如果因为上述导致其他用户室温不达标,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。

能不能改到22℃?

供热标准的制定是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。社会发展水平越高,人均能源消耗越多。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、14亿的人口数量、双碳目标下能源价格上涨使供热标准短时期内很难再提高。

据测算,室温超过18℃以后,每增加一度,能耗增加约15%。如果供热标准提高的22℃,总体能耗水平将增加40%-60%,不论对国家还是个人,现阶段都是难以承受的。

冬季供暖应该注意什么?

1、合理控制温度

综合考虑人体舒适和环境健康,18-22℃是冬季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区间,如果超过22℃,建议把供回水阀门关小一些。

2、合理控制湿度

如果家里因有老人或婴幼儿,加开空调或电热器升高室内温度后,一定要进行加湿,保持室内湿度40%-50%为宜。


       注:以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