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选择了供热行业,便选择了付出;选择了供热行业,便选择了艰苦奋斗。2022年——2023年供暖季是供热集团成立后面临的首次“大考”,取得了城区供热企业综合考核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,这份无限荣耀的成绩单的背后,是一名名供热人不舍昼夜,一次次凛冽寒风中的逆行,一次次舍小家为大家的执着坚守,保障着设备平稳运行,保障着辖区用户用热稳定。他们是最平凡的人,也是最伟大的人。光荣属于他们,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。为全面展现出供热集团员工“爱岗敬业、务实奋进”的良好精神风貌,大力培育工匠精神,营造争先氛围。 五一劳动节期间推出《最美供热人》专栏,展现他们在岗位上敬业奉献、爱岗敬业、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。
最美供热人——王江朝 谢振考 刘永康
寒冬温暖的守护者
天启公司维修工 王江朝 谢振考 刘永康
无论是在寒冷的冬日,还是在阖家团圆的春节,当市民在温暖的家中享受融融暖意的时候,供热维修工始终穿行于大街小巷,出入于管辖小区,查修供热设施的各种疑难杂症,他们是寒冬温暖的守护者。

王江朝是天启公司长安二所的一名供热维修工,外网工作经验十分丰富,任何疑难杂症都不是问题。众所周知,供热系统大量失水不仅影响供热质量,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,而且可造成设备暂时性瘫痪和报废。2022年12月份正值供热运行关键期,天启公司所辖北城国际B区连续多日失水量居高不下,由于多为直埋管,且漏点不明显,失水源排查遇到瓶颈。王江朝带领班组将小区内的生活污水井一一翻开,并进行沿供热管线一寸寸的排查,将小区内所有的下水井都细致检查,最终锁定为疑似居民放水。由于不清楚生活污水的高中低分区,一个单元三十多层一百多户居民,他又带领班组逐户关闭阀门锁定失水源,通过与放水防水热用户耐心细致沟通,普及供热运行安全知识,解决了安全隐患,不仅每天节水20余吨,更保障了该区域供热运行的安全稳定。

谢振考是天启公司长安一所的供热维修工,他的口头禅是:“我有一份力,就要尽一份心。”天启公司长安一所所辖区域老旧小区居多,维修任务繁重。大年初一一大早,便接到报修通知,地勘院小区一户居民家暖气漏水。谢师傅带领班组迅速赶赴现场,第一时间从室外切断该户供回水阀门,然后戴好口罩、穿上鞋套进入用户家中,发现用户家的排气跑风坏了,暖气水四处喷射,住户王大爷急得不知所措。
此时,谢师傅不假思索地上前,用手套堵住了50℃高温的漏水点,随即从工具包里拿出排气跑风备件进行带压更换。更换完成后,从室外打开供回水阀门,检查更换部位正常,彻底解决了漏点隐患,此时谢师傅已全身湿透,王大爷家的室温也逐渐回暖。住户王大爷感激地说:“大过年的还麻烦你们,真是过意不去!暖气热了,这个春节也会过得更加温馨,我们老百姓的心里更是暖呼呼的!”看着王大爷家门口的大红福字和灯笼,谢师傅更是欣慰,他笑着说:“每当春节前后,像这样的检修,有时一天多达20次。供热是特殊行业,自从干上了供热,中秋、元旦、春节就和我们再也没有关系了,能保障百姓温暖过节是我们的使命,也是我们的骄傲!”

刘永康是天启公司新华所的供热维修工。刘师傅,一直驻守在二环外的秀河供热站,主要负责秀河、依水、秀玉三个高层保障房的维保,涉及七千多用户,房屋密集、管井较多。维修任务多,难度大。采暖期,凌晨出工,加班到半夜已成为常态。
晚上八点接到工单,备注:秀玉家园2号楼10层有住户暖气不热。刘师傅第一时间赶赴住户所在单元,先从单元管道着手,测试管道温度,显示温度正常,主管道供热良好,排除单元楼整体不热的情况。之后到达住户所在楼层,查看阀门井,封闭的空间内一股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,随着维修工的操作,阀门井内发出一声脆响:先试进、回水管道,再看流量表,报流速——进水滚烫,回水冰凉,有异常,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刘师傅告诉住户:出现这种状况,多半是管道或阀门存在问题。经过对室内外过滤网的清洗和反冲管道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,随后刘师傅与工友一起对室外管道阀门和过滤器进行了仔细检查,发现过滤器内部堵塞了一个旧滤网,而且已经严重变形且积满淤泥,随即。之后将旧滤网取出,并对过滤网器进行了全面清洗,最终解决了用户的取暖问题。走出小区的大门,已是晚上十点钟,天空中飘起了雪花,风吹起他们被水浸湿的衣袖,灌进了衣服里,可是他们不觉得冷,能为居民带去温暖,他们的心里更是暖暖的。
最美供热人——张翠玉
笨,是一种值得敬佩的工作态度
天启公司长安二所职工 张翠玉

“大巧反成大拙,大愚才是大智。”很多时候,“笨”也是一种值得学习和敬佩的工作态度。
张翠玉是天启公司长安二所唯一一名女同志,但是她绝对不是拈轻怕重的娇小姐,身为二所内勤的她,负责热费收取、记录考勤、接待来访、水电气采购、文件的上传下达、各类台账的汇总填报等等,可谓头绪繁多、工作繁重。而且她也从不会拿自己的性别搞特殊,活一起干,饭一起吃。无论是自己分内的工作,还是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,她总是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,但就是这样一位“女战士”却常常自称为“笨人”。
每次填报台账,做得最慢的人肯定是她,她说自己“笨”,哪怕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,也要按时保质完成工作,绝对不走“捷径”;收费季,每天走得最晚的肯定是她,她说自己脑子不如别人,必须多下功夫,无论多晚她都认真仔细地一一对账,从未出过半点差错;她的微信有上百业主,她说他们大多都是老年人,这样方便为业主解决需求,随叫随到。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……
也许平时聪明人见得多了,像张翠玉这样的“笨人”反倒显得弥足珍贵了。“笨人”做事才能做得更长远,知道自己“笨”的人,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。这也许就是“笨人”的生活哲学。正是凭借这份可贵的“笨人”精神,成就了张翠玉的一路成长,她说她将继续用“最笨”的方法,走着最坚毅的路线,相信未来的张翠玉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掌声和荣誉!